在五金零件制造與維護領域,超聲波清洗技術因其高效、環保的特性被廣泛應用。然而,是否必須使用清洗劑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。工業實踐表明,對于不同污染程度的五金件,清洗劑的選用對清洗效果有顯著影響。

1. 清水清洗的適用場景
對于輕度污染的五金零件(如無油脂的灰塵、氧化層或松散碎屑),單槽超聲波清洗機僅用清水即可達到較好的清潔效果。超聲波在液體中產生的空化效應能夠破壞顆粒與零件表面的吸附力,使其脫離。例如,某金屬加工廠的測試表明,在40kHz超聲波頻率下,僅用去離子水清洗鋼制零件5分鐘,灰塵去除率可達85%以上。
然而,對于油污、拋光蠟或頑固氧化物,純水清洗效果有限。實驗數據顯示,相同的清洗參數下,表面帶有切削油的螺栓在純水中清洗后,油膜殘留仍達70%以上。這說明表面活性劑的缺失使得超聲波難以有效分解油脂類污染物。
2. 清洗劑的增強作用
專用清洗劑的作用主要體現在:
乳化油脂(如堿性或中性脫脂劑可分解礦物油)
降低表面張力(提高空化效應滲透能力)
防銹緩蝕(部分清洗劑含緩蝕成分,避免零件二次氧化)
某汽車零部件廠的對比測試顯示,在相同超聲波條件下,使用環保型水基清洗劑的去油效率(98%)遠高于純水(30%)。進一步分析表明,清洗劑的化學作用與超聲波的物理空化協同增強了清洗效能,尤其適用于沖壓件、軸承等易殘留油污的零件。
3. 權衡選擇:是否加清洗劑?
最終決策需考慮:
污染類型(灰塵/油漬/拋光劑)
零件材質(鋁、銅等軟金屬需防腐蝕配方)
后續工藝(如電鍍前需高清潔度,通常必用清洗劑)
結論: 純水超聲波清洗適用于低污染工件,而油污較重或高精度要求的五金零件必須搭配清洗劑,否則難以達標。